讲座详情
1821世纪的核心目标——中西文明对话
讲座人马塞洛·穆尼奥斯 Marcelo Muñoz

在本次讲座中,我们将探讨21世纪的核心问题—中西方之间的文明对话。中国儒学与欧洲启蒙运动哲学之间拥有不少共通之处,我们可以尝试找出两者之间可行的对话点,对比两者对当今世界的贡献,并探讨对话后,如何实现两种文明的交流结合与互相补充。

时间:2024/07/25
语言:西班牙语
地点:在线讲座
17巴金和法国
讲座人Angel Pino 安必诺

对巴金来说,法国是一个在他的生活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的国家。他曾三次到法国,并在1920年代末长时间居住在那里。对他而言,法国首先是一群作家和名人的国度,年轻的巴金对他们充满了崇敬,这是革命和启蒙的国度。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法国是这样一个国家,用他的话说:他在那里学会了写小说,这决定了他未来的生活。

时间:2024/06/27
语言:法语
地点:在线讲座
16一场翻译家与藏书人的人文对话
讲座人袁筱一 讲座人朱穆

这是一场人文的对话:袁筱一vs朱穆;一次翻译家与藏书人的碰撞 ;关于巴黎城市文化与观感 ;关于文学翻译的价值与思考 ;关于法国文学翻译界的代际与趣谈。

时间:2024/05/30
语言:中文
地点:在线讲座
15法国宝藏汉学家讲《山海经》
讲座人黑米·马修

《山海经》是一部载有怪奇悠谬之说、荟萃珍奇博物的神话地理志,是古代神话的“百科全书”。虽然今天这部作品被看作是一部志怪之书,通过那些诡异的妖怪,光怪陆离的传说而被人们熟知。但黑米.马修认为《山海经》是通过一种“从已知到未知的描绘”手法描述远古的动植物,对我们来说似乎构成了一个怪异的集合,但正是这种误解产生了一种“奇异美学”,并一直延续到当代艺术的创作中。这也是这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杰出作品的迷人之处。

时间:2024/04/25
语言:中文
地点:在线讲座
14贝尔蒙多父子的中国情结
讲座人董纯

保尔·贝尔蒙多是法国当代罗丹派大雕塑家,其儿子即中国观众熟悉的影星让-保尔·贝尔蒙多。在今年中法建交六十周年及举办中法文化旅游年的氛围里,董纯回忆起这两位文化名人生前与中国交往的几件旧事,感怀父子二人对中国表达的真挚友情。个中趣事一一娓娓道来,不失为中法文化交流一段佳话。

时间:2024/03/28
语言:中文
地点:在线讲座
13献给中法建交60周年:儒莲奖获奖者李晓红谈法国汉学奖项之一的斯塔尼斯拉斯·儒莲奖
讲座人李晓红

讲述儒莲奖的由来、命名、它在法国学术圈的影响力,以及儒莲奖评选程序。
近10年博士论文《神龙——中国古代龙图像学》撰写中逐步学习的法国汉学研究学术规范、方法论的体会,寻找论文的创新点。
以沙畹、戴密微、谢和耐、汪德迈等汉学家之间的学脉为例,阐述汉学精神在法国汉学谱系的传承

时间:2024/02/29
语言:中文
地点:在线讲座
12且撷芳菲还泰西
讲座人朱穆

选取一百廿年来六部(套)法国文学译著及研究作品,以具体出版物为主体考证中法文化交流的细节;漫谈法国文学在华翻译出版的亮点;简述法国文学作品在华翻译出版的风貌;纵观中法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法国文学翻译出版的沿革变迁。

时间:2024/01/19 15:00 (巴黎时间)
语言:中文
地点:在线讲座
11“龙文化”及其在寻求寰宇共相中的误读
讲座人沈大力

2024年2月10日,华夏大地将要迎来龙年。亘古以来,龙是人类想象中一种虚拟神异动物,具有飘逸飞动奇幻之美,是世界多元文明的神话图腾,为宇宙万象玄奥的征象。在世界各民族的传说里,龙有着不同的形态,不同的感性映象,由于不同国家间文化的差异,它具有不同的象征涵意。

东西方均有“龙”,可是,在中国人眼里,龙是吉祥神兽,而法国人却诅咒龙是“恶魔”;在中国人眼里,龙年大吉,生于龙年的人前程无量,然而,在犹太-基督教文化里,龙被视为“邪恶之源”。双方给“宇宙万龙”确定的“相位”,绝然相反。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自有其历史环境和漫长的拓展演化过程。

关于“龙”(le dragon),在探求“共相”,或曰“理念型相”,即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所谓的“普遍”对“个别”的认知上,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乃至相互对立的修辞意象;犹如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明相与暗面”(le phase apparent et la face cachée),凸显东方与西方两类不同文化之间的悬殊差异。

人们追求“共相”,却难免导致误读,甚至失和不睦的结果。眼下,世界范围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重要的是各民族彼此尊重,相互理解,知己知彼,方能真正维护本民族各自的文化特性(identité culturelle)。

本期主讲人沈大力老师讲述中华“龙文化”和西方龙妖魔化的过程,体验中西文化差异,由此导致的种种误读和不同文明差异衍生的诸多偏见,我们只有本着“合而不同”的精神,才有可能在跨文化领域的对话里取得一定程度上的思想交汇。

时间:2023/12/22 15:00 (巴黎时间)
语言:中文
地点:在线讲座
10Joël Bellassen 白乐桑 -- 50年的汉语人生
讲座人白乐桑 Joël Bellassen

2023年对于白乐桑本人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自“七零印迹”出版到今天的“汉语人生”,今年正好是他留学北京50年,这个春天,白乐桑受邀为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中欧书院做讲座,为您讲述他与汉语相伴50年旅程中的往事、建设、思考与期待。

70年代初,当汉语还被他当作”月球语言”,当对中国的了解还仅限于“文明古国、武术、围棋、孙子兵法”时,1973年5月15日的一个消息改变了他的一生:中法恢复文化交流。白乐桑作为学习中文的交流学生到中国留学,先后在北京语言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习。

以此为契机,白乐桑从教汉语开始、到成为第一任专职汉语总督学,负责法国中文教育的政策,开始了长达50年的与汉语为伴的人生,有留学趣事、有辉煌汉语教学的建设、有深度思考,有巴金有德斯坦总统,跟着白乐桑的讲述听一段汉语人生故事。

时间:2023/04/08 15:00 (巴黎时间)
语言:中文
地点:在线讲座
09她让《女史箴图》和大英博物馆的中国古画重见天日!

《女史箴图》是大英博物馆最著名的中国书画藏品,由东晋画家顾恺之所作,意在用历代贤妃的故事来告诫宫廷妇女需遵守妇德,线条细劲流畅,人物神态宛然。现存的作品都为后世摹本。

大英博物馆藏的《女史箴图》绢本画作带有显著的魏晋六朝遗风,被专家评估为是5-7世纪所作,是存世摹本中最接近原作的作品。该画本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本画,被誉为中国美术史的“开卷之图”。

邱锦仙是大英博物馆的高级古画修复师,作为英国和欧洲博物馆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来自中国的古画修复师,她在30多年前将中国书画修复绝技带到英国,赋予了无数中国古书画新生。
也是在她手下,有1600多年历史的《女史箴图》和大英博物馆库房里存放的无数残破的中国古书画才能重见天日!
本期中欧书院很荣幸邀请到邱锦仙老师,为大家解密修复《女史箴图》和中国古书画的背后故事。

此外,我们还有幸请到大英博物馆亚洲部研究员、中国书画负责人陆于平博士,她将讲述如何策划《女史箴图》展以及大英博物馆中国馆的书画展览。

--大英博物馆为什么将长卷《女史箴图》分成两部分展出?
--《女史箴图》是如何修复的,难点在哪里?
--《女史箴图》不公开展出时,大英是如何存放和保护的
--“开水洗画”修复中国古书画,是要怎么洗?
--大英博物馆中国展厅如何策展中国古书画作品?

本次讲座将为您一一解密。

时间:2022/03/26
语言:英语
地点:在线
081987年春,一位法国留学生在中国的民间音乐采访手册
讲座人皮卡尔 Francois-Picard

皮卡尔先生专门研究宗教音乐,自1998年在巴黎索尔邦大学担任民族音乐分析学教授,出版过多本音乐类书籍,为30多张唱片担任艺术指导,并在乐团中演奏长笛和口风琴。

本次讲座为您介绍1987年一位在上海音乐学院留学的法国留学生,与各位同学自上海出发,下乡进行民间音乐采访的一段独特的音乐旅程:

- 浙江嵊县 浙江锣鼓,演奏夏雨
- 浙江宁波 箫 开金锁
- 福建福州 十番
- 福建福州 古琴 普庵咒
- 福建泉州开元寺 香赞 梵唄 晚课
- 福建漳州 琵琶 二弦三弦伴奏 长工歌 锦歌
- 四川成都 琴会
- 四川音乐学院 二胡
- 四川成都茶馆 四川扬琴 放风筝

这次讲座,皮卡尔先生分享了35年前采访的轶事和当年录下的音乐片段,优美空灵的民族民间音乐、30年前弹奏的人,如果不是被皮卡尔先生这样的专业人士记载、保留、讲述,也许我们再也听不到那时的乐音那时的人。

时间:2022/11/26 星期六 巴黎时间 下午 15:00
语言:法语
地点:在线
07雨果,走进了中国人的心中
讲座人张汉钧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在西方享有“法兰西的莎士比亚”的美誉,被中国文学界列为世界十大文豪榜之第六。雨果在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剧本、散文、文学批评、政治论文等著作共79卷,为法国文学和人类文明宝库增添了一笔瑰丽的财富。他在法国和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雨果的名字随着他的一些剧本和小说被译成中文,在二十世纪前半叶就进入了中国。他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笑面人》等屡有不同中译版本。

雨果也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反对专制的不屈的社会斗士。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焚毁北京圆明园,正当西方世界弹冠相庆之时,遭法兰西第二帝国政府驱逐已多年、流亡在英属根西岛的雨果,公开谴责英、法两国的强盗行径。

近二十多年间,雨果的三篇半作品入选中国教育部审定的中小学“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课本。其中《“诺曼底号”遇难记》由本讲座人翻译。中国凡读过这四册语文课本的青年和少年,都知道法兰西有个大作家名叫雨果。

十二年前,两座雨果青铜雕像远赴中国,现陈列于上海与北京,受到中国民众的瞻仰。

本次讲座,重点介绍雨果作品进入中国中小学语文课本的相关趣事,以及其雕像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雨果已经走进了中国人的心中。期望讲座将有助于听众,走近生活在十九世纪的雨果的精神世界。

时间:2022/07/26 15:00
语言:法语
地点:在线
06弗洛伊德与中国

二十世纪著名思想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依德(1856-1939),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发展和西方社会的影响重大,时至今日仍关注度不减。弗洛伊德的理论和著作最早在1913年引入中国,并在中国产生极大影响。他及其精神分析理论和著作,包括潜意识理论、梦的学说、泛性论、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自我恋理论、本能学说、人格学说等,依然对中国思想界有影响,并且渗透进现代中国的文化生活中。

目前为止关于弗洛伊德对中国迷恋的研究不多,也鲜有讨论为何中国古物收藏在佛洛依德人生的最后阶段变得如此重要,甚至弗洛伊德和家人为躲避纳粹迫害,逃离维也纳到伦敦时,偷运出两件珍藏古物,其中一件就是中国清代台式翡翠玉屏。

本期中欧书院邀请到英国弗洛伊德博物馆“弗洛伊德与中国:拥有与想像”展览的策展人、牛津大学荣休艺术史主任、中国艺术史学家柯律格教授,讲述弗洛伊德的艺术收藏的中国维度、对中国的迷恋,探讨中国文化和东方智慧对弗洛伊德的影响,弗洛伊德理论和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以及在现代中国的意义,为观众对弗洛伊德这一魅力无穷的人物带来全新的认识。

时间:26/03/2022
语言:英语
地点:在线
05鲁迅与中国现代版画百年发展

鲁迅(1881-1936)是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他也是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将一度被忽视的木刻版画转变为新型的视觉艺术。本次讲座以英国举办的“承传鲁迅:中国现代版画回顾展”为基础,分析和解读中国现代版画辉煌的百年发展历程,以及中国版画在风格、技术和美学表达的超凡广度和多样性。

时间:2022/03/26
语言:英语
地点:在线
04讲述中国援非医疗队的故事
讲座人张汉钧

1983年,张汉钧随同中国援助突尼斯第六期医疗队来到让杜巴医院工作。当时,该医疗队由一名泌尿科主任医师率队,一名骨科医师、两名普外大夫、一名耳鼻喉科医师、一名眼科医师,两名妇产科医师、一名小儿科医师、一名针灸大夫,一名麻醉师及一名翻译组成。让都巴医院位于突尼斯西北部。中国医疗队从1973年起,到该医院开始为当地民众治病。26日当天,中欧书院开讲的中国援非医疗队的故事受到了全世界各地观众的关注,大家纷纷对中国医疗队员的感人事迹点赞,并且感谢中欧书院,感谢张汉钧为大家介绍了一段精彩的历史。 视频讲座于2月26日星期六下午3点(GMT+2)在Zoom上进行现场直播

时间:2022/02/26
语言:法语
地点:在线
03我们不再遗忘一战华工
讲座人张汉钧

2021年12月11日星期六下午3点,请参加张汉军先生的视频会议,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前来支援法国战争的中国工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招募的16万多名中国工人登陆西欧,有些是应法国的要求,有些是应英国的要求,都是以民用合同的形式。他们的到来缓解了法国在战时经济中遭受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也为英国军队的后勤工作带来了严重的人力不足。

这个关于中国工人的话题被埋没了60多年,在过去的30年里,记忆的复苏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对盟军的贡献是如此宝贵,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揭示他们的存在和他们的牺牲,而年轻一代则有责任继续这项研究和纪念工作。

视频讲座于2021年12月11日星期六下午3点(GMT+2)在Youtube(来自欧洲的新闻)/Facebook(China-info.com)/微博(欧洲时报)上直播。

时间:2021/12/11
语言:法语
地点:在线
02《聊斋志异》与西方奇幻文学
讲座人沈大力

2020年秋,法国影像图书馆和北京教育科研出版社在巴黎联合出版了清代蒲松龄(1640-1715)撰写的中国文学名著之一《闲亭怪谈》,并配有同时期画家的一百多幅精美插图。

正如FNAC所介绍的那样,"这是一部奇妙的故事集,混合了自然和超自然的内容,其主要煽动者是女性,而爱情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反复出现的人物不是别人,而是一个温柔的狐狸女,她有一颗大心脏,是女性美的化身,有时消失,有时出现,总是面带微笑,对她的主人充满关切。由此,人们自然会想到法国诗人维利尔斯-德-伊尔-亚当的《维拉》、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或爱德华-艾伦-坡的《黑猫》。无论如何,将蒲松龄与西方幻想文学的某些作家进行比较,一方面可以发现相似之处,最重要的是发现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视频讲座于2021年10月16日星期六下午3点(GMT+2)在Youtube(欧洲新闻)/Facebook(China-info.com)/微博(欧洲时报)上直播。

时间:2021/10/16
语言:法语
地点:在线
01巴黎公社的"冲天"儿女
讲座人沈大力

1871年仅仅持续了72天的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社会革命的壮举,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民主权”的尝试,二十世纪的墨西哥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都从这一泓精神源泉里汲取灵感。马克思称其是“冲天”之举。在他们当中涌现出一批“冲天”儿女:巴黎公社诗人玛罗佗,马克思的“四女儿”伊丽莎白·德米特里耶娃,巴黎公社女战士路易丝·米歇尔,国际”的歌者欧仁·鲍狄埃,欧洲画坛朗星古斯塔夫·库尔贝等等。在一个小时的讲座中,沈大力教授娓娓道来,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和大家共同追溯了“冲天”儿女们的动人事迹,怀念那段被镌刻在历史长河里的英雄岁月。

视频讲座于2021年10月9日星期六下午3点(GMT+2)在Youtube(来自欧洲的新闻)/Facebook(China-info.com)/微博(欧洲时报)上直播。

时间:2021/10/09
语言:法语
地点:在线